时间:2022-10-18 20:16:29 | 浏览:436
编者按:今年,新中国迎来了70周年华诞。70年风雨兼程,70年峥嵘岁月。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到如今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批批国企的前赴后继,他们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本报记者 彭春来 李乔宇
“三顾茅庐”请专家打造清爽型啤酒标杆;“千辆三轮车”走街串巷实施“胡同战略”;“酵母上天”筛选航天诱变菌株;上市22年22次分红—-燕京啤酒39年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体现出高质高效。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北京郊区顺义县的一个啤酒厂破土动工,次年10月份即建成投产,在那片土地孕育了如今的驰名品牌燕京啤酒。
燕京啤酒最初不叫燕京,报建的名字原为顺义啤酒厂。“后来一位领导来调研,他说顺义啤酒这个名字不好。”燕京啤酒董事长赵晓东对《证券日报》记者回忆起,“当时北京已经有两个名字与北京相关的啤酒厂了,这位领导就建议我们改名叫燕京,说这个牌子更有底蕴,有历史感。而且顺义地域性强,燕京的名字能够辐射全国,也很大气。”
燕京啤酒董事长 赵晓东
39年后的今天,燕京的名字被寄予了更多的期待。在燕京啤酒从业十几年的员工李嘉林指着燕京啤酒由麦穗、盾牌以及飞燕组成的商标对记者解释起商标的寓意:“春燕展翅翔四海,科技管理铸名牌,金穗欢喜进万家,燕京美酒创未来。”
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燕京这只燕子是要飞向世界的。
胡同战略走出燕京速度
燕京啤酒想要飞向世界,先得守住北京大本营。燕京啤酒创建之初,在北京地区已有五星啤酒以及北京啤酒两大当时的“老名牌”了。
“燕京啤酒是最晚的。”赵晓东告诉记者,“我们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做这个啤酒厂,那时啤酒产业的发展速度已经非常快了,但我们还是觉得这个产业还有很多的机会。”据介绍,燕京啤酒厂从建厂到投产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创下了“燕京速度”。
后发制人并不容易,在计划经济的包销模式下更是如此。赵晓东感慨道:“在当时光有好的产品是不行的,那时市民都不认燕京,管燕京叫农民啤酒。糖业烟酒公司也是更青睐于当时的两个老名牌,每次都要等别的牌子卖完了才开始卖燕京啤酒。”
转机很快来临。
我国消费品市场经历了1988年抢购风潮后,1989年陷入了空前的销售疲软,啤酒消费市场亦不例外。数据显示,当时北京啤酒市场饱和点为20万吨,而北京各啤酒厂的生产能力是35万吨。
身处逆境让燕京啤酒迸发出了新的活力,一场革新正在燕京啤酒中发生。
“那时的企业还都是只管生产不管销售,但是燕京啤酒觉得销售光靠糖业烟酒公司是不行的。”赵晓东谈道。
1989年恰逢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的过渡期,燕京啤酒敢为人先,积极冲破体制束缚。“当时企业只有10%的经销权,燕京啤酒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到了50%的经销权。”赵晓东回忆道。
有了自主经销权,就有了进一步大展拳脚的空间。燕京啤酒接下来与北京市各大副食品公司、蔬菜公司、果品公司等签订了350单代销合同,实行合同代销制。同时购买了50辆东风卡车,为批发商、中间商送酒上门。“这几年大家都在讨论最后一公里,其实在那个时候燕京啤酒就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赵晓东笑称,燕京啤酒早在创立初期就能够实现随时随地送货上门。一直到很久之后,这个模式才有了一个新名字叫物流。
为了解决燕京啤酒厂地处郊区远离消费者的问题。燕京啤酒发展了20个个体批发店,购买2600辆平板三轮车,送给个体户走街串巷销售燕京啤酒,让燕京啤酒直接进入百姓家。在当时,叫卖燕京啤酒的三轮车俨然已经成为独具北京风情的街头一景。
就这样,在市场消费能力陷入低潮的1989年,燕京啤酒的销量不减反增达到8万吨,一举由小型啤酒厂步入了中型啤酒厂的队列。
北京啤酒的市场格局也在燕京啤酒的影响下,由两家老名牌独占市场,到燕京啤酒、五星啤酒、北京啤酒三家争霸,再到燕京啤酒一家独大。
后来,人们将燕京啤酒走街串巷销售啤酒的战略称为“胡同战略”,燕京啤酒的这一故事已经成为了麦肯锡市场营销典型案例。
在北京啤酒市场风云变幻的同时,外资也在对中国啤酒市场跃跃欲试。仅在1992年至1998年间,英国巴斯集团、澳大利亚富士达、嘉士伯等国外60多个啤酒品牌就在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北京地区亦不例外。但令他们觉得意外的是,这些巨头们纷纷在北京市场折戟,无一例外。
而燕京啤酒则早已走出胡同站稳北京。早在1995年,燕京啤酒在北京市场占有率就已经达到了70%。目前来看,燕京啤酒仍在北京市场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
成绩来之不易,燕京啤酒也就更懂得爱惜羽翼。1995年,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燕京啤酒兼并了当时因经营不善市场萎缩的华斯啤酒集团。但在兼并后,燕京啤酒发现原华斯啤酒集团公司库存的1214吨啤酒浊度值超标,口味与燕京啤酒有明显差距。
事实上,只要给这些啤酒填充二氧化碳,使啤酒泡沫丰富起来,就能够掩饰这些啤酒的口味差距。但当时燕京啤酒的决策层认为不能因此砸了燕京的牌子,更不能损害消费者利益。1996年1月,燕京啤酒最终将在当时价值145.7万元的1214吨华斯啤酒全部倾泻掉。
燕京啤酒董事长赵晓东接受《证券日报》采访
燕京啤酒如今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08年8月7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一天,那是赵晓东在燕京啤酒最为难忘的日子。
那一天,燕京啤酒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北京市唯一一家奥运特许赞助商,获得了北京奥运圣火在厂区内传递的殊荣,时任燕京啤酒董事长的李福成和时任副总裁的赵晓东也成为了在自家厂区传递圣火的火炬手。
十几年过去,赵晓东仍能激情洋溢地回忆起他担任火炬手的状态。“当时第一棒是我们燕京的形象代言人陈宝国,他高举火炬跑进燕京园区,第二棒是奥运冠军刘璇,第三棒是我们的时任董事长李福成,第四棒是奥运冠军杨文武,我是第五棒!”
赵晓东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那是我国首次举办奥运会,也是奥运火炬传递线路在全球首次进入企业,那种自豪感是难以言喻的。
时至今日,亮相国内外重大活动对于燕京啤酒而言早已成为常态。据赵晓东告诉记者,在今年的阅兵式上,燕京啤酒旗下共有600多名员工同时参加群众游行方阵,成为北京地区派出参与国庆游行人数最多的企业机构。
“燕京啤酒多次提供国庆阅兵服务保障用水,一直按照最高标准来执行,而今年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格”。在赵晓东看来,企业责任,社会效益就体现在这里,这也让燕京充满了至高无上的民族自豪感。
员工信仰的燕京精神
再让我们从燕京啤酒员工的第一视角来看看这家公司近些年来的变化。
“我来的时候四面都是玉米地,连路灯都没有,冬天的时候每天摸黑上下班。后来才看着一栋一栋高楼建起来。”李嘉林指着燕京啤酒园区周围的土地对《证券日报》记者感慨道,截至2019年,他来到燕京啤酒已经有了16个年头。
时光改变了燕京啤酒所处的环境,也造就了燕京啤酒今日的市场地位。“我们正好赶上了燕京飞速发展的过程。大家的拼劲都非常足。”李嘉林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啤酒的风味特点是由发酵的过程来决定的,他的工作就是确保啤酒酿造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得到准确的控制。
“从我们一起进厂的那批人来看,很多同志已经被外派到其他子公司担任重要的职务,我本人也得到了快速的成长。”如今的李嘉林早已不是当年的“新兵”,除了负责质量管理的工作,他还是燕京啤酒的模式推广主任。
在燕京啤酒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同时,燕京也有自己的不变与坚守。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燕京啤酒,燕京啤酒员工王欣选择的是坚持与创新。在王欣看来,对于产品品质的追求以及工作孜孜不倦的坚持精神一直伴随着燕京啤酒。无论是人才的培养、技术的创新还是装备的升级,创新一直是贯穿燕京啤酒发展与进步的核心。“创新和坚持,这是燕京人的精神。”王欣如是说。
谈及加入燕京啤酒之后的变化,王欣对《证券日报》记者坦言:“我来燕京啤酒之前是不喝酒的,来到燕京之后才开始接触啤酒。”如今的她早已不再是13年前毫无酒量的小姑娘了,现在她已经成为了一名国家级品酒师,每天动辄要品70种至80种啤酒。
王欣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作为一名国家级品酒师,公司给她赋予了更为艰巨的任务,要负责燕京集团41家啤酒企业产品的感官质量评价,同时还要从市面上收集竞品进行品尝。“我们的品酒量是非常大的,每一次品酒大概要品尝200多个样本,并且要在2天到3天之内完成”。
除了兼任品酒师,王欣日常的主要职务是负责新产品的研发。王欣告诉记者:“酵母是啤酒的灵魂,我们喝的啤酒之所以能感受到水果的香气,啤酒之所以能够带来爽口的沙口感,还有酒精之所以能给我们带来温热的感觉,其实都是酵母引发的作用。”
说起自己研发出的啤酒,王欣如数家珍。“比如西山晴雪世涛,这款酒从外观上来看是黑色的,带有麦芽、咖啡和巧克力的香气,同时口感又非常的顺滑,这是我自己研发的酒中我非常喜欢的一款。”
记者了解到,王欣所言的西山晴雪世涛在今年8月份亮相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世界啤酒大赛,并一举拿下牛奶世涛组中国最佳的称号。
“近几年精酿啤酒在市场上增长的趋势非常好,燕京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多技术,进行了很多新产品的研发,希望能让消费者除了我们的主流产品也能品尝到更多的啤酒品类。”王欣谈道。
更多的品类意味着更多的投入与创新。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燕京啤酒的酵母甚至已经通过航天技术飞上太空。“这是为了使酵母在新的环境中出现基因的突变,然后再从突变的菌株中选取更适合我们的菌株。”王欣告诉记者。
2013年12月份,备受瞩目的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球以外天体软着陆,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彼时,燕京啤酒为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合作伙伴。
或许正是这次合作给了燕京啤酒新的灵感。2015年,燕京啤酒承担的“高效安全啤酒酵母菌种的选育与啤酒风味品质提升”课题,成功筛选出航天诱变菌株,大大缩短了发酵周期。
据了解,通过航天诱变、常压室温等离子诱变和高通量筛选等技术,能够选育出地面育种难以得到的突变菌株航天诱变菌株。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与传统方法相比,航空诱变技术能够有效造成DNA多样性的损伤,突变率高,更易获得遗传稳定性良好的突变株。
科技创新的燕京动力
酵母上天并非燕京啤酒首次在科技创新方面有重大突破。
在燕京啤酒园区里,赵晓东给《证券日报》记者讲了一个“三顾茅庐”的故事。
燕京啤酒能卖得好,还是要靠产品质量和前瞻性。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市场上卖得最好的啤酒是醇厚型啤酒。“但是当时在全球市场上已经有了一种趋势,就是清爽型啤酒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赵晓东回忆道,燕京啤酒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趋势,并希望能制造出中国的清爽型啤酒,但公司当时研发能力还很弱,仅依靠内部力量还无法完成这项工作。
1987年,燕京啤酒找到了中国轻工部食品发酵研究所的管敦仪教授。在当时,中国轻工部食品发酵研究所已经是中国最有权威的啤酒科研机构了,管敦仪教授则是中国啤酒行业的头号专家。而燕京啤酒的口碑和规模还远远比不上北京当时的五星啤酒和北京啤酒。他们凭什么和燕京啤酒合作?
“当时(他们)也确实看不上燕京,我们去拜访了三次,在第三次,他们终于被打动了。”赵晓东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后来管敦仪教授带了十几名专家来到燕京啤酒,把燕京作为中试基地,采用全新的生产工艺,在国内第一家率先生产研制出11度清爽型啤酒,形成了与醇厚型啤酒截然不同的清爽宜人的独特风味。
数据显示,燕京11度清爽啤酒上市第一年生产销售3.5万吨,以后产销量逐年增加。“那是中国第一支清爽型啤酒。”赵晓东颇为自豪地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清爽型啤酒的生命力非常强,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30年里,清爽型啤酒也在不断改进,但是基础一直没有变。可以说燕京啤酒当年研发出的清爽型啤酒打造了清爽型啤酒的标杆。”
此外,在注重科技研发的理念下,燕京啤酒创造了多项“行业第一”,如露天发酵罐新工艺、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工艺系统、酶法糖化新工等。还建立了四部委认证的国家级科研中心,依靠科技抢占了市场先机。
燕京啤酒的坚持与创新为它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也迎来了投资者的青睐。自燕京啤酒上市以来,这家公司一直被称为资本市场上的“大白马”。但在赵晓东看来,燕京啤酒距离股东的期待还有差距。
时至今日,燕京啤酒面临着新的挑战。
燕京啤酒品牌的深入人心,在啤酒消费群体的转移下反而正在成为品牌发展的瓶颈。
“啤酒的主力消费人群基本上在18岁至40岁,也就是说现在的主力消费者应该是90后。对于他们而言,燕京啤酒可能就是他们爸爸妈妈喝的啤酒,他们或许更想要消费自己的年代流行的品牌。”赵晓东坦言,“如何让燕京的品牌年轻化,如何创造90后喜欢的新产品是燕京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站在琳琅满目的超市货架前,看到货架上有那么多种酒类,赵晓东意识到,消费市场能够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的品牌的冲击、消费人群的变化,这一切都在迫使燕京啤酒进行新的改变。
“我们在两年半之前其实就做了反思和规划,规划到2025年燕京啤酒到底如何发展。”赵晓东透露,他们已经意识到了燕京啤酒还存有短板。“比如我们没有连锁大卖场这种全国性的销售渠道,比如我们的线上规模绝对值仍然不大,再比如整个行业都在面对着一个萎缩的市场。”
创新仍然是燕京啤酒再出发的核心动力。据赵晓东介绍,燕京啤酒去年成立了创新业务中心,就是要统筹传统渠道与线上渠道的结合,探索新的趋势性方向。在产品方面,燕京啤酒也将抓住当下主力消费者对于高端啤酒的消费需求,发力中高端,调整产品结构,稳步提升市场份额,提升所处行业中的市场地位。
燕京啤酒是时代的企业。
“燕京啤酒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赵晓东谈道。纵观燕京啤酒发展史,改革开放给了燕京啤酒诞生成长的机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给了燕京啤酒后发制人的空间;A股市场的繁荣给了燕京啤酒进一步拓展的资本;加入WTO又为燕京打开了新的视野。
从燕京速度、胡同战略再到不引入外资的倔强以及上市22年来分红22次的社会责任感,燕京啤酒也惊艳了时代。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燕京啤酒成立39年。”赵晓东谈道,“我们将以更优质的产品,更具独特风味的产品,不断满足广大消费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希望能够用我们脚踏实地的精神,把企业做强,回馈广大股东。”
中商情报网讯:中国是全球啤酒消费量最大也是未来潜力最大的市场,中国啤酒行业处在由成长期向成熟期发展的阶段。不过自2014年以来中国啤酒行业开始步入低迷期,2017年中国啤酒行业全年实现产量4401.5万千升,同比下降0.7%,继续呈现负增长
新京报讯 3月1日,啤酒股迎来集体大涨。截至收盘,燕京啤酒涨停,收于每股8.36元;惠泉啤酒涨停,收于每股9.92元;青岛啤酒涨8.31%,收于每股101.58元。另外,重庆啤酒、兰州黄河、珠江啤酒、ST西发涨幅也逾5%。东方财富App截图
“燕京八景”由来已久,可以追溯至金代,但八景之名历代传说不一,后由乾隆皇帝亲笔御题之碑,才得以传承四方。那么燕京八景是什么?燕京八景有哪些?燕京八景在哪里?下面就和蚂蜂窝小编一起了解燕京八景,陪乾隆爷看风赏月。燕京八景是什么?燕京八景是指北
编者按:今年,新中国迎来了70周年华诞。70年风雨兼程,70年峥嵘岁月。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到如今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一批批国企的前赴后继,他们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报记者
本报记者 李乔宇近日,第17届“世界品牌大会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发布会”在北京揭晓。燕京啤酒以1325.82亿元的品牌价值上榜,较上年相比增长108.95亿元,同比增长8.9%。旗下漓泉啤酒品牌以209.26亿元、惠泉啤酒品牌158.1
记者 | 沈溦8月25日,A股啤酒老大青岛啤酒(600600.SH)发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产品销量476.9万千升,同比增长8.2%;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82.9亿元,同比增长16.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6月25日,界面记者从燕京啤酒官微获悉,燕京啤酒为迎接新一轮消费旺季,燕京啤酒于6月23日举行品鉴会,推出全新全国大单品“燕京V10精酿白啤”。据悉,燕京V10定位中高端市场。对此,燕京啤酒在官微中表示,燕京希望借助此次品鉴会,让业内与合作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6月21日讯,有投资者向燕京啤酒(000729)提问, 贵公司在推出U8大单品以来,每季度销量如何,增幅如何,可以给出具体数据吗公司回答表示,燕京U8自推出以来,受到消费者喜爱,实现了规划目标,2021年第
其实早在2021年3月,一些新媒体、短视频上就出现了它的身影,更是在5月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这一切好像是在蓄势待发,筹划着一场有备而来的战役。据内部渠道获得消息,燕京旗下雪鹿啤酒(以下简称“雪鹿”),一改往日形象,将在6月6日官宣,以全新面
新京报讯 12月30日,惠泉啤酒发布公告称,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燕京”)将其控股子公司福建燕京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燕京”)委托给惠泉啤酒管理,代行北京燕京在福建燕京中的股东权力和权利,在托管期间对福建燕京承担托管
新京报讯(记者 赵方园)10月8日,燕京啤酒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晓东因涉嫌职务违法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职。从1998年加入燕京啤酒集团到2017年被选举为燕京啤酒第七届董事长,再到今年9月连任公司董事长,赵
财经网产经讯 11月20日上午,财经网产经由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获悉,新疆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已于11月17日被石河子市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17698元。关联案号(2020)兵9001执2726号。图片来源: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另据天眼查
夏季的食品什么最受欢迎?如果让笔者说的话,那一定是烤串。当晚风习习,街道上的烤串摊烟火缭绕,烤串的美味,搭配一杯冰镇的啤酒,简直是美滋滋。而说到啤酒,那就不得不提当初国产啤酒的龙头——燕京啤酒。记得小时候,商店里摆放的啤酒,大部分都是燕京啤
每经记者:岳琦 每经实习记者:可杨 实习生 杨煜 每经编辑:梁枭疫情冲击啤酒市场、董事长被立案调查、业务发展掉队、啤酒销量持续下滑,昔日行业“老大哥”燕京啤酒(000729,SZ)依然处在下滑趋势中。4月27日晚间,燕京啤酒披露2020年年
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设立,作为国内鲜有的完全国有控股的啤酒集团,以及亚洲首屈一指的啤酒生产厂家,燕京啤酒顺其自然地扛起了啤酒行业“民族品牌”的大旗。燕京啤酒是以近四十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作为扛旗的肩膀,而燕京啤酒的品牌不仅被消费者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