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8 20:15:02 | 浏览:8490
原本成绩常年稳定在年级前五的尖子生,这次竟然考了不及格。
4月30日,燕京啤酒(000729.SZ)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燕京啤酒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0亿元,同比下滑41.86%,净利润为-2.46亿元,同比下降518.03%。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为行业龙头的青岛啤酒(600600.SH)也在同一天公布了第一季度的业绩:收入62.93亿元,同比下滑20.86%,净利润5.54亿元,同比下滑34.32%。
就连销售规模远不及燕京啤酒的地方性啤酒品牌珠江啤酒(002461.SZ)和重庆啤酒(600132.SH)也分别录得了2161.27万元和4463.26万元的净利润。
面对疫情的影响,燕京啤酒显得尤为脆弱。事实上,外部环境的恶化仅仅是导火索,销售渠道、内部管理和品牌升级上的种种缺陷犹如顽疾,一直缠绕着这家企业。
线上布局乏力,疫情一击即溃
对于爱酒之人来说,啤酒可是门高深的学问,市面上的各类啤酒不仅酿造方法和口味纷繁复杂,国内外的啤酒品牌更是五花八门。
事实上,中国的啤酒市场集中度很高,2018年行业前五大龙头企业华润啤酒(0291.HK)、青岛啤酒、百威英博(1876.HK)、燕京啤酒和嘉士伯共占据了71.6%的市场份额。同时,啤酒的行业结构也十分稳固,龙头企业都已经铺设了成熟的销售渠道,拥有了稳定的消费受众。燕京啤酒也已经处于行业第四的位置上多年,市占率始终在10%上下徘徊。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使得全国大部分的餐馆和全部的娱乐场所遭到关闭,而在家中自斟自饮又不符合主流消费者对于啤酒的消费习惯。据国盛证券数据,一季度全国的啤酒行业销售量下滑了33%。
行业的集体困境,正是体现龙头企业护城河与品牌壁垒的时候。财报显示,重庆啤酒一季度实现啤酒销售量15.3万千升,同比下降31.97%;珠江啤酒在电话调研中透露公司一季度销量同比下降30%,都处于行业平均值以上。青岛啤酒则在一季度销售了163万千升啤酒,仅相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4.7%。
而燕京啤酒的一季度啤酒销售量为60.34万千升,同比下滑48.88%,近乎腰斩。明明是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龙头品牌,在疫情面前却显得比中型酒企还要脆弱,燕京啤酒的渠道缺陷展露无余。
2018年燕京啤酒在全渠道的市占率为8.1%。而据阿里巴巴的淘数据,以销售额口径计算,2019年燕京啤酒在阿里系的线上零售渠道中市占率仅为1.4%,远不及其整体市占率。而百威啤酒与哈尔滨啤酒合计市占率20.01%,超越华润成为线上最大赢家,青岛啤酒以13.97%的市占率位居第二。
正是线上渠道的乏力,让燕京啤酒在疫情中被其他龙头企业甩在了身后。据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何勇透露,今年2月天猫商城的啤酒销售量同比增长了42.5%,销售额同比增长48.2%,啤酒均价同比上浮了4%。所有品牌中又以百威啤酒和青岛啤酒的销售额涨幅最大。
事实证明,被隔离在家也影响不了爱酒者豪饮的兴致,龙头企业的品牌效应在线上依旧能够发挥优势,只不过燕京啤酒在线上渠道的乏力使其丢失了这部分忠实的消费者。
事实上,燕京啤酒早在2015年就已经开始尝试线上渠道,只不过在后续的电商化经营中被同行拉开了距离。
Wind数据显示,以天猫商城、京东商城及其他电商直营店的销售额计算,燕京啤酒2015年的线上收入占比为0.14%,接近青岛啤酒的0.17%。2016年燕京啤酒的线上化程度还一度超过了青岛啤酒。然而,到了2019年,青岛啤酒的线上销售额已达3.24亿元,占比为1.17%,燕京啤酒的线上销售额却仅为6550万元,占比0.61%。
因为线上渠道的孱弱,燕京啤酒失去的远不止疫情期间原本属于自己的市场。
由于啤酒的玻璃包装较重,运费成本较高,因此各大啤酒厂商的销售都受到生产地的限制,呈现出区域性分布。燕京啤酒的利润中心就是北京、广西和内蒙古三地,华北华南地区的收入占比高达78.87%。行业中也仅有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实现了全国性扩张,而体量紧随其后的燕京啤酒却没能通过互联网打破原本的地区藩篱。
冗员冗费,轻视市场
如果说渠道建设的缺陷让燕京啤酒的销售不堪一击,那么内部费用的管理问题则让燕京啤酒的盈利能力都值得质疑。
今年一季度,燕京啤酒的收入下滑41.86%,管理费用却上涨了0.84%,高达3.24亿元,不仅在三费中占比最高,更是使得燕京啤酒一季度的营业总成本高于营业收入,直接导致了燕京啤酒一季度的亏损。
如果在行业中横向对比便不难发现,燕京啤酒的管理费用占收入比一直高得令人发指。啤酒属于传统行业,企业的生产能够享受规模效应,生产规模越大的企业成本越低。市占率高达17.3%的青岛啤酒,管理费用占比就低于A股上市啤酒企业的平均值。
然而,燕京啤酒在这件事上又是个例外,不仅管理费用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更是高于销售规模更小的珠江啤酒。2015年来啤酒行业整体规模下降,珠江啤酒自2017年起便开始控制管理费用,而燕京啤酒却丝毫没有做出改变的迹象。
根据2019年的财报,燕京啤酒的管理费用中54.4%为员工薪酬,人员成本构成了管理费用的主要部分,其余的成本为折旧摊销、燕京集团的商标使用费等。
2019年燕京啤酒的主营收入为114.68亿元,员工数量为3万人,而同期青岛啤酒的主营收入为276.18亿元,员工数竟然与燕京啤酒相差无几,为3.8万人。这也就意味着青岛啤酒的人均创收为73.3万元,近乎一倍于燕京啤酒,燕京啤酒的人员效率之低下可想而知。
然而,市场经济中的大锅饭是吃不香的。以年报中企业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计算,燕京啤酒职工的平均年薪为8.7万元,而青岛啤酒职工的平均年收入为12.7万元,高出燕京啤酒的同行50%。由此可见,企业效率低下,员工收入受损,燕京啤酒与它的员工正面临着双输的局面。
对职工“慷慨”的燕京啤酒却对市场投放十分吝啬。2015年以来,燕京啤酒每年的销售费用占收入比一直低于14%,不仅远低于青岛啤酒,甚至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燕京啤酒线上化失败的原因也一目了然。
逆水行舟
我国的啤酒消费量自2013年达到5394万吨的高点以来,每年都在持续下滑,截至2018年,年均复合增速为-1.96%。
主要原因有两个:喝啤酒的人变少了,原本喝啤酒的人有了更多的选择。
据京东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我国啤酒消费的主力人群是20~50岁的青壮年。而由于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未来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将会持续下降,德邦研究所预测每年的下降速度将为0.35%。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啤酒企业的处境可谓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想要增长,或者兼并收购其他品牌,或者直接争夺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
很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燕京啤酒是被蚕食市场份额的那一方。自2015年以来,燕京啤酒的销售量便持续下滑,降幅高于市场规模缩小的速率,仅凭提价在2018年挽回了收入下滑的颓势,却又在2019年被打回原形。
但单纯地对产品进行提价,对于啤酒企业的长期发展难以构成支撑,因此行业内前五大啤酒企业纷纷进行高端化布局。
以单位售价8元~10元作为标准,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的品牌矩阵最为丰富,青岛啤酒拥有奥古特、1903、黑啤、皮尔森、小棕金五个高档啤酒品牌,华润啤酒的纯生、黑啤和王嘉尔代言的SuperX也具有重要的市场地位。而原本就定位于高端啤酒的百威,则在15元以上的超高端啤酒领域占有统治地位,并且在夜店等现饮场景具有渠道优势。
不出意外地,燕京啤酒在高端化方面再一次掉队了。据GlobalData数据,百威英博在我国高档啤酒市场的市占率达到了46.6%,青岛啤酒、华润啤酒分别占14.4%和11%的市场份额。而燕京啤酒的主要产品是8元以下的中端啤酒,在高端市场仅有原麦白啤这一款产品,自然在高端市场没有一席之地。
庞大而低效的人员结构是燕京啤酒最大的负累,是其拖着庞大的身躯,在行业趋势与外部机遇面前都显得行动迟缓。包装新的高端品牌和建设线上销售渠道,无不需要大量的品牌与市场建设投入,而这又与燕京啤酒荒唐的费用结构打成了死结。这家年40岁却已疾病缠身的啤酒品牌,不知何时才能找到属于它的一剂良药。
本文源自猫财经
中商情报网讯:中国是全球啤酒消费量最大也是未来潜力最大的市场,中国啤酒行业处在由成长期向成熟期发展的阶段。不过自2014年以来中国啤酒行业开始步入低迷期,2017年中国啤酒行业全年实现产量4401.5万千升,同比下降0.7%,继续呈现负增长
新京报讯 3月1日,啤酒股迎来集体大涨。截至收盘,燕京啤酒涨停,收于每股8.36元;惠泉啤酒涨停,收于每股9.92元;青岛啤酒涨8.31%,收于每股101.58元。另外,重庆啤酒、兰州黄河、珠江啤酒、ST西发涨幅也逾5%。东方财富App截图
6月25日,界面记者从燕京啤酒官微获悉,燕京啤酒为迎接新一轮消费旺季,燕京啤酒于6月23日举行品鉴会,推出全新全国大单品“燕京V10精酿白啤”。据悉,燕京V10定位中高端市场。对此,燕京啤酒在官微中表示,燕京希望借助此次品鉴会,让业内与合作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6月21日讯,有投资者向燕京啤酒(000729)提问, 贵公司在推出U8大单品以来,每季度销量如何,增幅如何,可以给出具体数据吗公司回答表示,燕京U8自推出以来,受到消费者喜爱,实现了规划目标,2021年第
本报记者 李乔宇近日,第17届“世界品牌大会暨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发布会”在北京揭晓。燕京啤酒以1325.82亿元的品牌价值上榜,较上年相比增长108.95亿元,同比增长8.9%。旗下漓泉啤酒品牌以209.26亿元、惠泉啤酒品牌158.1
新京报讯(记者 赵方园)10月8日,燕京啤酒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晓东因涉嫌职务违法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职。从1998年加入燕京啤酒集团到2017年被选举为燕京啤酒第七届董事长,再到今年9月连任公司董事长,赵
财经网产经讯 11月20日上午,财经网产经由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获悉,新疆燕京啤酒有限公司已于11月17日被石河子市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17698元。关联案号(2020)兵9001执2726号。图片来源: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另据天眼查
夏季的食品什么最受欢迎?如果让笔者说的话,那一定是烤串。当晚风习习,街道上的烤串摊烟火缭绕,烤串的美味,搭配一杯冰镇的啤酒,简直是美滋滋。而说到啤酒,那就不得不提当初国产啤酒的龙头——燕京啤酒。记得小时候,商店里摆放的啤酒,大部分都是燕京啤
每经记者:岳琦 每经实习记者:可杨 实习生 杨煜 每经编辑:梁枭疫情冲击啤酒市场、董事长被立案调查、业务发展掉队、啤酒销量持续下滑,昔日行业“老大哥”燕京啤酒(000729,SZ)依然处在下滑趋势中。4月27日晚间,燕京啤酒披露2020年年
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设立,作为国内鲜有的完全国有控股的啤酒集团,以及亚洲首屈一指的啤酒生产厂家,燕京啤酒顺其自然地扛起了啤酒行业“民族品牌”的大旗。燕京啤酒是以近四十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作为扛旗的肩膀,而燕京啤酒的品牌不仅被消费者广泛认可
文|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陈芳编| 孙静三个月前,在燕京啤酒工作了十年的曹明利最终决定离开,他怕继续待下去会给工作履历添加败笔。新单位开的工资,他以前想都不敢想,足足翻了一番。“我现在有点后悔出来晚了,应该早点换地方。”财经天下周刊梳理燕京啤
“燕京U8的强势推出,是燕京啤酒优化产品结构、推进消费升级、培养新增长点、增强竞争力的又一重要举措,是燕京啤酒开展卓越质量体系建设、实现‘瓶瓶精品、批批精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充满活力和快速增长的中高端啤酒市场带来强大的助推力”。燕京
文/安迪眼下欧洲杯进行得如火如荼,各大啤酒企业也在激烈地争夺市场份额。然而事实上,作为曾经国产啤酒行业的老大,燕京啤酒近几年风光不在,被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逐渐甩开不说,去年甚至被重庆啤酒反超跌出三强阵营。 中国新闻周刊梳理其历年财报发现,燕
作为曾经叱咤风云的中国五大、世界八大啤酒巨头之一的燕京啤酒陷入业绩的螺旋式下降的泥潭。文 | 云酒团队4月25日晚间,燕京啤酒发布2016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燕京啤酒实现营业收入115.73亿元,同比下滑7.70%;归属于上市公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周子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我国啤酒行业整体不景气,七家国内啤酒上市公司中有六家出现营收下滑。其中,表现最不理想的当属燕京啤酒,明显“掉队”。六家啤酒上市公司营收下滑疫情期间餐饮等消费场景的缺失对我国啤